一個人的閱讀能力越強,吸收的知識越多。
因此,我們鼓勵家長盡力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,並且越早越好。

孩子都喜歡看圖畫,
利用圖畫書帶領他們進入閱讀世界,是既吸引又有效的方法。
圖畫書對兒童的理解力有重要的啟蒙作用,
他們可藉圖像來了解身邊的人和事物,認識圍繞他們的世界。
可以說,圖畫書是兒童,特別是幼兒學習過程中最可重要的媒介,
誘發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。

對零至三歲的幼兒來說,起初是聽家長說故事,學習語言的發音和意義,
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,隨著他們理解力的增加,
他們會更容易掌握說話的技巧,達到與家長交流的目的。
因此,早期閱讀對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是大有幫助的。


才幾個月大的嬰兒,也能看書嗎?
他們不會「看」書,但他們會「聽」書。
零歲的孩子也有「閱讀能力」。
當然,這麼小的孩子需要家長說給他們聽。
別以為他們沒有甚麼反應就是聽不懂,
其實通過家長給他們讀書方法,
已經逐步刺激了他們的智力、想像力和思考能力的發展。
以下從嬰兒的心智、視覺、色彩感受和閱讀能力的不同發展,
來看看零至三歲的嬰兒應該看甚麼書。
初生嬰兒的視力只能感受光線明暗。
在正常情況下,他們的視力隨時間而突飛猛進,
六個月時,他們已能辦別基本原色,
如紅、黃、藍、綠、黑等,視覺距離亦達至2.25公尺。
嬰兒一歲時,視力已能夠看清楚圖畫書上的具體物象。
這時候家長可以給他看一些描繪身邊事物、與他生活有關的圖畫書,
例如:人物、日用品、花草、小動物等。
兩歲的嬰兒已可以感覺色彩的濃淡。
可以說,他已有了初步對圖畫的鑑賞能力,
他會對色彩鮮明、層次清楚圖畫書產生好奇。
這時期的圖畫書應配合他們的日常生活體驗,
以他們眼中所見、身邊所感的世界為主,
內容最好能引起親子之間的對話,藉此幫助嬰兒語言能力的發展。
從能否看書的角度來看,一般兒童到了三歲,視力發展已無障礙,
他們已能捕捉形狀的輪廓線,比較喜歡明亮的色彩,
也喜歡一再重覆的故事以及押韻的兒歌。
這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們提供科學類的圖畫書。
所謂科學類,是以孩子生活中可以實際接觸觀察的事物為主,
例如:自己的身體、生活環境中的動物、植物、交通工具等。
嬰兒視力未充分發展,不宜認讀文字。
圖畫書上的繪圖要大而鮮艷,線條明確。
由於嬰兒理解力弱,書中語句要精簡。
嬰兒缺乏耐性,所以故事的結構要簡單,
抑揚頓挫的手指謠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。
嬰兒的小肌肉正在發展,會嘗試拋擲東西,
而且他們喜歡用嘴巴探索環境,
家長不必介意他們拋擲、
胡亂揭弄書籍或「食」書。
所要注意的是那些書藉必須防水,
不易破爛以及要常常清潔。
~教育統籌局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~